RDPAC系列访谈丨诺华张颖:让创新药走出橱窗

诺华制药中国总裁 张颖

提升创新药可及性意味着什么?诺华集团中国区总裁张颖形象地将之比喻为让创新药走出橱窗。她说,再好的创新成果,如果只是放在架子上、放在仓库里、放在橱窗里,而没有让百姓从中获益,就无法真正体现创新的价值。在她看来,要让患者用得上、用得起高效、安全、可支付的创新药,要客观评估创新药的价值,从药物研发、注册、定价、医保、准入乃至供应链等多个环节施策。

记者:中国创新药物可及性的现状如何?可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提升?

张颖:提升药物可及性,其实是要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高效、安全和可支付的药品。

从用得上的角度来看,近年来,中国新药审评审批提速,仅今年上半年,药监部门就审批出27个创新药。在用得起方面,国家医保目录的动态调整为创新药惠及广大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可以说,中国在提升创新药可及性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改革的过程中,创新药企业的产品更快上市并进入国家医保。以诺华为例,去年我们有7款药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今年上半年我们有3款药物获批。

如果要提到进一步提升创新药可及性,我们希望在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方面,推动以价值为导向的谈判机制;希望能够更系统地做好谈判药品进入医院的落地工作,让改革的红利能够更快惠及患者。

记者:加强商业保险对基本医疗保险补充作用的行业呼声日盛。您认为中国的商业保险如何获得更充分的发展?

张颖: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已经为提升可及性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和渠道。但是医保基金是有限的,能够覆盖的药品也是有限的,因而发挥商业保险等补充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绘制医保改革的新蓝图。令人欣喜的是,今年以来,各地出现了加强商业保险和基本医保保险互补性和衔接性的有益探索。

我相信随着人们对商业保险建立起客观认知,随着数字化医疗发展并将有关大数据运用于保险项目设计,商业保险一定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届时基本医保难以有效覆盖高价创新药的问题将有望得到改善。

记者:在提升药物可及性方面,您认为还有哪些政策应该跟进?企业可如何提供助力?

张颖:再好的创新成果,如果只是放在架子上、放在仓库里、放在橱窗里,而没有让百姓从中获益,就无法真正体现创新的价值。

药物可及性是一个世界难题。创新药可及性问题的解决涉及药物研发、注册、定价、医保、准入乃至供应链等多个环节,各环节的畅通能让患者在最佳的治疗时机用上合适的药物、得到最好的治疗,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

在进一步提升药物可及性方面,我呼吁在医保谈判的过程中客观评估创新药的价值。在我看来,这个“价值”不仅表现于价格,还有获得救治的患者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其家庭的重要意义。

作为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成员,诺华承诺更快地引进新产品,积极为政策改善建言献策,并协同多方力量共同探索通过商业保险、慈善捐助以及医疗互助等形式多方筹资,以更好地提升创新药可及性,让患者真正获益。(本文转载自《中国医药报》)

编辑:赵洁